本末倒置的设计型态
在中国室内设计公司称为室内装饰公司,中国装饰公司和台湾室内设计公司接洽案场的流程是大不相同的,台湾设计公司接案流程大致上从一开始与客户沟通、现场评估、选材,确认使用的产品材质、尺寸、型号、成立预算、客户报价沟通确认、签约等等,台湾设计师普遍使用AUTO CAD进行案场平面图、立面图、大样、剖面图及施工图等细项绘製,近几年因市场转变也会绘製3D MAX出效果图。 而中国装饰市场由于业主较为重视视觉效果,且担心设计师指定型号可能与厂商有利益输送,导致设计师只注重于效果图的呈现,后续则由业主自行去找材料,所以设计师将图纸自行或委外完成效果3D示意图即可洽谈案场,甚至一套图可以重複谈好几个案,而缺少前期材质、尺寸等相关材料确认,只为拿到案场而出的效果图,缺乏对材料如何购买、现场动线及如何施作等后续问题的考量,以致于最后不是产生纠纷就是成本增加,而完工后与原始设计迥然不同的情形随处可见,所以在设计的专业度上仍有进步的空间。
中国装饰公司接案案源
一、大部分装饰公司接案都是透过人脉介绍。
二、业主于网站洽询。
三、小蜜蜂经营策略。只要哪裡有新楼盘封顶开卖,装饰公司就会到那成立装饰公司,方便承接新楼盘的业主,一旦承接到一间个案就很容易複製许多个案出来,原因是其他业主会过来案场参观,如觉得不错就会跟这间装饰公司洽谈设计方案,再者一般装饰公司都会聘请业务人员去蹲点或电话行销找业主装修,所以一区新楼盘接个5、60套装修的大有人在。
四、大型活动。透过和材料商、楼盘、同业、大型连锁装饰公司利用节日或周年庆举办优惠活动招揽业主签单,例如当日签单者免设计费、方案折扣几万或是送家具、磁砖等,诱使业主签单,所以设计变成是可以促销的商品。
中国装饰市场生态
一、装饰类型说明
※ 家装:指私人空间装饰,如:住家、别墅。
※ 公装:指公共空间装饰,如:办公室、展厅(展柜)、商场、酒店、KTV夜场等。
※ 硬装:空间裡固定不能移动的部份,如:地板、牆体、天花板等。
※ 软装:空间裡可移动的,可依据个人喜好更换,如:窗帘、桌椅家具、陈设等。
二、客户採购模式(客户在基础材料上之决定使用权)
(一)纯设计
1.设计总监或老板:设计师画完图后,由总监或老板审图,或一开始先将规划想法、材料选定跟总监或老板说,确认完预算后,设计师再去做设计。
2.项目经理或业主:纯设计会将设计好的图发给纯装饰公司去承包。而发包的动作是由业主去发包,再由项目经理去採购。若是项目经理所採购得预算太高的话,也是会由业主去採购。
(二)一般装饰设计公司
主要以包工程的项目为主,因为在设计的部分没有收取设计费用的问题,所以大部分费用是从工程的部分去赚取他们的费用,材料的选用会依照公司的经营方式而不同。
1.採购部:负责採买或在外寻求新的材料,提供给设计师做规划。
2.总监或老板:设计师做好产品预算后,再去送审做最后审示动作。
3.靠行接单:如做连锁大型的靠行设计师,他们会承接到公司母体发出的一些案子,让他们来接单,基本上靠行的设计师把预算确认后,母体的部分会抽走固定的利润,整个案场的成败是由承接的专案设计师去承担。
三、中国市场对欧式风格的定义:重装饰、轻装修
中国设计师针在设计欧式风格时的硬体呈现是很薄弱的,都是用软装方式呈现,如家具,摆件的陈设,窗帘,壁纸、壁布等。
四、中国市场客户承接案场的属性
以公装案居多,因家装工程该注意的事项多又杂,加上收款不易且工期又长,必须与客户(业主)取得某些共识时会因认知问题产生一些纠纷,所以装饰公司会区分专接家装或公装的经营定位。
五、经营模式
目前许多设计公司是以商业模式在进行,尤其是连锁加盟体制,业主因预算不高加上不了解,让此商业行为更加恶化,变成削价竞争。以大型的设计公司而言,连木工水泥工都可以去签合约,因为这一类的设计公司卖的是流程,只要懂得说就可以和业主洽谈,而谈的内容就是在于现场如何收尾、用的钉子是甚麽钉等等,因为这些公司已经有一套的销售流程,所以不同预算需求的业主就採用不同的材料方案来迎合,但流程不变,简单的说就是有业务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