琉璃的区别玻璃是一非全属无机科料,在结构上是一种无机的热塑性聚合物,在高于650oc时可以成形,冷却后具有透明、耐腐蚀、耐磨、抗压等特性。
一、什么是琉璃,水晶与玻璃
琉璃
琉璃为彩色的水晶玻璃制成,主要原料组成:石英砂及长石(水晶玻璃的基础成分)、硝石(降温)、氧化铅(增加通透感、降低硬度)、氧化镁(助熔、增加耐久性)、氧化铝(增加光亮及化学耐久性)及各种发色剂、调整剂。
玻璃原料加入铅等其他元素后,在摄氏1400多℃的高温可熔炼出水晶玻璃,再透过脱腊、混色铸造等精致工艺方式,在850℃~900℃制作出琉璃艺术品。
水晶玻璃
水晶玻璃,又称人造水晶,普遍指的是氧化铅含量超过24%的特种玻璃,而琉璃的氧化铅含量通常为24%,故琉璃也算是水晶玻璃的一种。此时水晶玻璃的透光度与折射率均最佳,其质量较重、较软,高温的流动性佳等特性,很适合熔制成精致的琉璃艺术品。
水晶玻璃中的氧化铅含量达24%以上时(一般国际标准,但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含量标准),才可称作琉璃;水晶玻璃含铅可使颜色通透光亮、曲折率高、增加重量感及降低硬度,使之容易雕塑。
水晶
天然的水晶是一种无色透明的石英结晶体矿物,其质地坚硬,晶莹度更胜玻璃,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若混入其他元素则可产生黄水晶、紫水晶或粉水晶等他色水晶。水晶在风水学上具有重要的地位,而不同颜色的水晶在风水上则又代表着不同的涵义。
玻璃
玻璃的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碳酸钠及氧化钙。而水晶玻璃是仿天然水晶制成的特制玻璃,其成分与玻璃相同,唯一的差别在两者的含铅量比例不同。玻璃与水晶玻璃两者的分类依不同国家而有不同的标准(例如:美国含铅量超过1%即为水晶玻璃,而捷克含铅量超过24%才称为水晶玻璃)。
二、玻璃与水晶之差异
玻璃与水晶的外观十分相似,但却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
玻璃硬度低,容易损伤;水晶硬度高,不易磨损。玻璃的硬度较低(莫氏5.5级);而水晶是结晶体,具有较高的硬度(莫氏7级)。玻璃可以热铸成型,省料省工、成本低;水晶是结晶体,加热熔化后的化学作用为不可逆反应,无法使用热铸成型法,只能用切磨等冷加工法。
三、琉璃,水晶与玻璃的区别有以下五个方面:
- 材质不同:水晶是二氧化硅的结晶体,而玻璃只是含有二氧化硅的熔融状态混合物。
- 功效不同:玻璃只有装饰作用,而水晶除装饰作用外,还有压电效应,有特殊的保健作用。
- 价格不同:水晶的单价要比玻璃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
- 物理性质不同:水晶是结晶体,具有较高的硬度(莫氏7级),而玻璃的硬度较低,(莫氏5.5级),水晶可以在玻璃上划出痕迹,反之则不能。水晶是结晶体,导热性能较好,用舌尖舔触有冰凉的感觉。而玻璃则显得温暖。用偏光镜区别,水晶能透光,而玻璃则不能。 我们可以依据水晶和玻璃所具有的不同物理性质方便地将它们区分开来。
- 加工工艺不同:玻璃可以热铸成型,省料省工 成本低。 水晶是结晶体,加热融化后不能逆转,所以不能用热铸成型法,只能用切磨等冷加工法。费料费工,成本高。 水晶硬度高,不易磨损。玻璃硬度低,容易擦毛。 水晶稳定性好,长久使用不会变色。而玻璃则容易翻黄。
琉璃与水晶(西方水晶玻璃)不同、在史书上有明确的区分 金刚经上就有类似的记载。在中国所有的佛经中,佛家七宝的前五类是公认的,即金、银、琉璃、砗磲、玛瑙,后两类有说是水晶的,有说是琥珀、玻璃的,不一而足,这说明琉璃是公认的佛家宝物;琉璃与水晶及玻璃截然不同。
相关文章:
相关产品: